2025年3至5月书影音游记录

血孩子

看到有香油推荐了这本书中的同名篇目。感觉作者的文字带着一些淡淡的悲伤基调,同时又很温柔。让我想起自己在看Reddit恐怖故事的时候也比较喜欢类似风格的。个人比较喜欢《马大书》和《近亲》这两篇,《黄昏、清晨、夜晚》也不错。

《血孩子》这篇读完了之后其实没太大感受,只觉得虫族真的很强大美丽……本篇把男性放置在了传统意义上女性的位置,不过人类女性也依然身处被异族奴役并承担生育职责的境地,性别颠倒了但没完全颠倒。不知道怎么形容比较好,只是觉得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宣传时以“男性怀孕”作为卖点其实有点……忽略了别的东西(仅针对宣传语)。可能是时代背景的原因,至少放在现在看来,这篇小说的主题已经不显得那么有新意了,唯一比较有意思的是作者在后记里说的“因爱怀孕”。

剩下三篇《语音》《交叉点》和《恩典》,留白的部分比较多,我对具体的世界观比较感兴趣,但作者对这部分的描写比较抽象,所侧重的是其他方面,让我觉得故事有点不完整。(对我自己:别太在意你那因果关系了……)相比之下觉得这些篇目的后记内容对我来说更有意义。

以及这本书并不存在任何宣传语说的那样“怪诞血腥、凶猛猎奇”的内容,个人觉得比较温和平淡。另外我很喜欢最后收录的两篇杂文。

A Simple Twist of Fate

想起来就看一看,怎么这么长啊,现在才读到第23章。剧情进度是帕德梅去卢克莱娅的学校当心理咨询师。翻了一下评论有人说角色塑造太ooc了,我倒不是很在意,有时候就爱看点家庭伦理剧,只是很想还完这个初中时候欠下的债啊!

话虽这么说但是每次看类似的文,预感到要发展出狗血剧情的时候都会很害怕……害怕到有点不想看,就是这样很害怕冲突啊……

演出

庞麦郎 5.16上海站

直到出发前都一直在想:我真的要去看庞麦郎吗……感觉有点……神秘………………

就这样犹豫不决地看着3月上海那场的票售罄了,后来又刷到5月有加场的消息,就和友一起买了票。想要去看主要是因为高一住校的时候经常和友在寝室、在操场上唱庞麦郎的歌,高频曲目是《阻止你哭泣》《西班牙的牛》《他们的力量》《打败它》,算是一些……一些童年回忆吧(目移

一下班就赶紧赶去火车站,到上海的时候已经快七点半了,去虹桥的网约车上客点又走了好久,然后堵车,最后到livehouse的时候已经八点二十了。在门口检票的时候听到里面传出“我的父亲是瓦匠”。入场之后感觉人不算很多,大概有多少人我也没什么概念估计不出来,和友站到了最左侧的区域。

没想到庞麦郎每唱完一首歌都会下去换套衣服再继续唱下一首,还挺有仪式感,,因为迟到了快半小时,所以这次只到看了半场,从安可环节大家喊的歌名可以推测出错过的部分里不包含《圆滑的麦当娜》《西班牙的牛》和《阻止你哭泣》。

除了最后的《我的滑板鞋》之外的歌全是新歌,完全没听过,也几乎听不懂词,偶尔能听懂一句半句……有首“我是黑夜里的鬼”可能是我听懂句子最多的部分了。以至于他在演出结束时说谢谢大家等话的时候奇妙的产生了一种原来庞麦郎会正常说话的奇异感觉。

唱到滑板鞋的时候突然变成1.5倍速了感觉现场无人能跟上(除了摩擦摩擦那段)。滑板鞋之后安可的那首歌我忘记名字了(这就是拖延写观后感的坏处……),这首发音比较清楚,歌词(听懂了)还有点感人……

感觉在场的大家都看得很开心,散场后的签名环节排了很长的队。只是需要有海报才能去签名,我和友到的时候海报已经卖完了,于是遗憾离场,去吃了糖水和烧烤。

游戏

九日

第一次玩九日应该是去年十二月的时候,今年三月终于通关了。因为三次太忙游玩的时间线拖得比较长,现在已经没有刚打完三分之二进度时那么兴奋了,但仍然觉得这款游戏真的远远超出我预期。美术和音乐都很喜欢,还有这个恰到好处的微恐氛围渲染……第一次玩游戏开头人猿处理厂的时候是在晚上,配上bgm感觉心里毛毛的。

其实买之前有点担心操作手感,操作手感不好的银河城会让我玩得很痛苦,实际玩了之后才发现战斗系统做得很不错。boss战里最喜欢蚨蝶,虽然受了一点苦(另一半难度来自天大寒手指不能屈伸),熟悉招式之后觉得打起来非常畅快。蚨蝶所在区域的跳跳乐难度适中,特别喜欢这段的场景切换和氛围渲染。

原本打算趁着周日休息打完两个结局+全成就,结果下午又突然被叫去加班,所以只打了最终boss二阶段,然后切剧情模式过了真结局,草草收尾。想多体验一些游戏就没办法在一个游戏上倾注太多时间和精力,还是有些遗憾(淡淡

本人理解能力很差并且玩游戏的时候对碎片化叙事缺乏耐心,属于玩老头环全成就了都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的类型。玩九日前半部分的时候有点看不懂剧情,好在在进入到天人区和研究中心下层之后,游戏把重要信息都讲得很清楚了,对我十分友好。不阅读拾取到的物品的信息也不会影响对剧情拥有大致的了解。

只是完全没想到来自妹妹的信息是五百年前发出的……就这样跨越了漫长的时空,好浪漫也好遗憾。

P.S. 感觉昊天球看起来很死星(最后还炸了

执着于刻舟求剑不过是想要永远与来自过往的幽魂相伴TT

纪念碑谷1&2

小时候在手机上玩过,重温一下,顺便给全成就游戏+2。现在看起来谜题很简单,度过了轻松的几个小时。7月份就可以玩新作了!

2077 往日之影

2023年dlc刚出的时候玩了一会儿,进度大概在救完总统再往后一点,然后就一直搁置了。直到3月中旬装完了台式机,换了50系显卡可以体验DLSS 4,终于下定决心把dlc翻出来补完。

当初本体发售的时候猛玩了大半个月,达成全成就之后就没怎么玩了,所以经过了几次大版本更新之后的游戏看起来有些陌生。虽然有些技能被削了,例如最后一发左轮子弹威力翻倍这个技能没了(呵呵还我同志的铁锤),不过靠着当初的装备打通dlc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打通的第一个结局是送百灵鸟去月球,可能因为知道本体的几个结局,相对来说处于全知视角,本来也没指望能靠神经矩阵救命,所以百灵鸟说她骗了V的时候倒也没觉得什么……不觉得百灵鸟利用V很可恶或者怎么样,都是可怜人啊。后来打了李德线,只能说他确实是想“为了你好”,但是很遗憾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难以互相理解。

玩本体的时候喜欢竹村,打完往日之影后终于开始喜欢强尼了。做完狗镇第二天还是只有强尼和我相依为命,于是心生几分怜爱,又去太平州坐了一遍过山车。

另外选择帮李德可以通向新增的高塔结局,看完剧情真的被狠狠伤到了TT 朋友们都离开了,只有老维还在。

波斯王子:失落的王冠

各方面都挺不错的游戏,没什么明显缺点,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玩的过程中总觉得有点平淡。和友说难道是过于六边形战士导致变成了圆形,从我的大脑中平滑地滚过没有留下太深印象;友表示育碧的游戏就是有点太标准了。

在地图中加入截图的功能很实用,方便在获得新能力之后查看哪些地方可以继续探索,避免了只靠图标标记又记错地形导致白跑一趟的情况。不过前期传送点偏少,大后期才解锁存档点之间的传送功能,所以在这之前想同步推进物品收集的话,跑图还是会占用比较多的时间。

战斗方面设计了很多连招,然而本人90%的时间还是在平a+弹反,大部分精力都花在跳跳乐上了()有几个跳跳乐因为路线长、视野有限,只能一边前进一边判断下一步操作,所以难度不高但试错的过程有点累。总之总算打完了!

做难于登天这个支线任务的时候在网上找视频学习了路线,比起自己规划降低了不少难度。另外想吐槽的是那个滚轮机关房……虽然第二把还是第三把就过了但背板过程也太惊险刺激了,结果箱子里的奖励竟然是服装,能不能给点好东西,,

整个游戏最喜欢的部分是那九个宝箱谜题,仿佛在找呀哈哈,喜欢这种突然和谜题设计者对上电波的感觉,比如那个井字棋。

关于面具阴影DLC:玩之前看了一眼steam商店的差评,以为难度很高,实际玩了发现还行,只是比较考验即时反应能力。感觉比本体的额外挑战还简单一点,那些我随便试了几个就放弃了。。还好不做这个对成就没影响(安详

The Mr. Rabbit Magic Show

庆祝锈湖十周年的免费游戏,好玩……感动……

Cube Escape: Paradox

玩了一会儿去看了短片,短片制作好精美!就是做成就对我来说太难了还得看攻略。

Cube Escape Collection

高中时候在手机上玩过,来steam补一份。这个周末的两天基本都用来玩锈湖系列了,虽然还是没完全理清楚剧情。以前朋友给我详细地讲解过一遍,听完只记住了一小部分(对不起……

观影

乐高星球大战:夏日假期

很萌啊,要是能去掉后传的部分就更好了。看开罗人的故事以及Finn不知道在忧愁什么我真的有点痛苦面具。(对后传毫无感情是这样的……

最喜欢的是爵爷和ppt的部分,大师伟大有点太萌了!!

疾速追杀1-4

因为JW4在国内上映了有朋友叫我去看但是没看过前作,所以终于用周末时间把电影补了。虽然看之前完全不了解大陆酒店和高桌会的设定,看的过程中感觉还挺容易理解的。

就是一天连看三部看得我有点困了,直到圣心教堂门口爬楼梯那段突然听到了Justice的Genesis一下子清醒了(竟然

这段时间正好在玩往日之影,于是去狗镇找了疾速追杀彩蛋:

(以及好想去纽约啊…………

我的世界

拉了两个朋友一起看,看完发现其实,稍微,有点无聊,也不怎么好笑……完全不如马里奥大电影,同一场的小孩哥也有点太吵闹了(还好买票是我请的……

一直觉得我晕第一人称的症状就是是从mc开始的,可能是初中毕业那个暑假的某天,玩mc玩得入迷了直到挖钻石不小心掉岩浆里死了。在心疼我的一背包钻石的时候突然回过神来感到头痛,头晕,从此再也无法顺利游玩第一人称游戏。玩艾迪芬奇的记忆吐了。玩只狼没关动态模糊也吐了。

再后来就是2077发售,莫名奇妙地把我的眩晕症治好了,得以畅享生化危机8。只是好了之后也没敢再尝试过艾迪芬奇的记忆。